喝咖啡=致癌?真相来了!
来源 :福建市场监管 时间:2023-12-11 15:58 浏览量:

  最近

  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一则消息刷屏?

  “喝咖啡=致癌”

  就是你知道的那个咖啡......

  就是你知道的那个癌症......

  大家转发主要内容

   

  日前福建省消委会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59款现制现售咖啡开展比较试验。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样品涉瑞幸、星巴克......

   

  在本次59款样品中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目前我国暂未对咖啡中丙烯酰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消息传播之快

  一下子引起了众多咖啡迷的恐慌

  喝个咖啡,真有那么严重吗?

  咱先辟个谣

  “喝咖啡=致癌”

  假的!!!

   

  大家就要说了,上面不是说了

  咖啡中含有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

  那为什么“喝咖啡=致癌”是假的呢

  文章内容太丰富,先来个总结

  ▼

  

          1、咖啡中确实含有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但不止咖啡有这种物质。
          2、油炸食物才是人吃进丙烯酰胺最主要的来源,油炸食物更要少吃才是真。
          3、咖啡里虽含有丙烯酰胺,但以正常人喝咖啡的量,远远达不到致癌的程度。

 

   

 

  ——咖啡还是可以喝的!

  这就给你梳理来龙去脉。

   

  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

  丙烯酰胺是什么?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四类致癌物中,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也就是对人类致癌作用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证据充分。

  大量动物试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致癌性,能够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很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丙烯酰胺与肾癌、子宫内膜癌、头颈部肿瘤有关,不过这些致癌性也只是“疑似”。

         丙烯酰胺是怎么产生的?
        丙烯酰胺主要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食物中的还原糖(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主要是天冬酰胺)受热时,会发生称之为美拉德的复杂化学反应,丙烯酰胺由此而形成。
         哪些食物容易产生丙烯酰胺?
        依据美拉德反应的原理,只要食材含碳水化合物(如糖类、淀粉)和蛋白质较多,高温加工(120℃~185℃)时就会发生美拉德反应,并产生丙烯酰胺。因此采用煎、炸、烤的食物,如咖啡、薯条、油条、面包、麻花、饼干、薯片、各类烧烤等大量食物都可能含有丙烯酰胺,加工后颜色变化越大,如颜色发黄、呈褐色、变焦的食物,丙烯酰胺的含量就越高。

 

     

        不同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设立的专家委员会(JECFA),将来自24个国家的6752个检测数据,按照食物类别统计出丙烯酰胺的含量如下表显示。  

 

  

         丙烯酰胺真的致癌吗?

  根据2010年国际《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期刊》(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第48期)一项研究结果,丙烯酰胺导致致癌时的剂量为2.6~16μg/kg.day(1微克是1克的一百万分之一),即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若每天摄入丙烯酰胺156微克(156微克=2.6 微克×60)就达到致癌的量。

  依据上表煮咖啡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为13 μg/kg进行换算,也就是需要每天喝12 kg的咖啡,才会喝到致癌剂量。我们每天真能喝完12 kg的咖啡吗?答案显而易见。

  实验中检出的丙烯酰胺极低

  安全!

  而在开头提到的比较试验中,将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转换成杯进行计算,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为3.39-10.20μg/杯,每日饮用一杯咖啡的摄入量均处在安全范围之内,只要不长期过量饮用,对人体是无明显健康风险的。

  离开剂量说毒性都是耍流氓

  说致癌性也是一样

  一般情况下摄入含丙烯酰胺的

  咖啡、油条、曲奇、薯片、面包等食物

  没那么容易致癌

  但适当控制一下

  有害物的摄入量总是没错的!

  如何避开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作为一类美食的伴生物,不是魔鬼,不也是天使。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还是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少吃炸薯片、炸薯条、炸土豆丝等油炸薯类;

  2.少吃油条、薄脆等油炸面食;

  3.少吃饼干、曲奇、薄脆饼等焙烤食品;

  4.少吃各种烧烤类食品。

  如想要完全避开上述食物比较难做到,生活中有些小细节也需注意:

  1.炒菜做饭时,多蒸煮、炖,少煎、炸、烤;

  2.平时少喝咖啡,可多饮茶;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妈妈们特别要注意少喝咖啡。

  总之,少吃高温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身体更健康。

 

  相信通过这篇文章

  大家知道对于“丙烯酰胺”会有一定的了解

  不至于谈其色变

   

  最后,对于热爱咖啡的你们

  要知道↓

  咖啡应该怎么喝?

   

  贴心的我们还附上

   

   

  喝咖啡致癌只是谣言,

  你们被“骗”了吗?

  赶紧把这篇文章发给你身边的小伙伴

  让他们放心喝喝喝

  然后,今天就来一杯咖啡享受享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