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808-5000-2025-00038
    • 备注/文号:泉市监函〔2025〕218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7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5208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5-07-28 17:48

    杨嘉文委员:

      《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的提案》(第20252085号)收悉,该建议由我局会同市司法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工商业联合会办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近年来,泉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依托“政府主导、司法护航、多元共治”工作体系,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2024年,在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的基础上,泉州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成为“双国字号”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连续4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知识产权营商环境连续3年位居全省标杆位置。截至2024年,全市年度专利授权量3.79万件,连续14年保持全省首位;发明专利拥有量2.14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突破82.01万件,连续5年蝉联全国地级市第一。

      一、重拳严打侵权行为,筑牢法治防线

      (一)构建智能化监测治理网络。一是研发数字治理平台。通过技术赋能在全省率先研发“知源”全域数字治理平台,将全市知识产权案件归集到平台,完善立案筛查、诉调对接、类案智审、裁判预测、偏离预警、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构建全流程在线智能审判体系。积极推动审判资源协同平台入驻泉州知创大厦,为知识产权纠纷“一体调处”“一窗通办”提供数据平台支持。市市场监管局健全网络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多方协作机制,2024年以来共协助企业监测发现8.3万余条涉嫌侵权商品链接,实施跨区域联合打假6回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超6000万元。二是优化跨区域协同保护机制。2025年4月泉州市与河北省唐山市、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丽水市、江西省景德镇市、河南省许昌市、湖南省株洲市、广东省潮州市等七个主要陶瓷产区的行政、司法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构建“陶瓷+”多维联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推动区域产业创新要素流动,赋能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该协作机制,2025年5月,潮州市市场监管局立案查处一批假冒“九牧”商标的陶瓷产品案件,涉案货值超116万元,涉案金额达刑事标准,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二)显著提高侵权违法成本。一是司法审判强化高额赔偿震慑。泉州两级法院通过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提升审判专业能力,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促进协同保护等举措,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理机制改革走深走实。2024年,泉州两级法院累计作出100万元以上判赔案件36件,总判赔金额达1.68亿元,显著提高侵权成本,让严重侵权者得不偿失。制定《关于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确定损害赔偿的审判指引》《泉州法院知识产权诉讼指南》,指导促进泉州两级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标准的统一,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二是刑事司法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市公安部门持续深化打击网络制售假犯罪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假冒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切实护航我市企业创新发展。去年来,全市共破获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10起,对377人采取强制措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工作绩效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三是行政执法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守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办知识产权案件956件,其中专利行政裁决案件302件,商标侵权、商标一般违法案件600件,假冒专利案件54件,办理的某品牌实用新型专利行政裁决案件入选QBPC(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工作委员会)2024-2025年度全国十佳案例。

      二、深化司法保护改革,破解维权难题

      全市法院系统不断完善证据提交、认证审核、证据妨碍等有利于权利保护的证据制度,不断提高准予出具调查令和证据、财产保全申请的比例。市中级法院、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专利侵权取证固证指引》,对取证内容、方法等作出规范性要求,努力化解权利人取证难题。推行“繁简分流”速裁快审机制,针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构建完善快审机制,快速妥善化解知识产权纠纷。进一步配强专业诉调团队,由法官、法官助理进行专业指导,书记员、调解员参与审前和诉中调解,不断提高调解成效。强化行政调解的司法确认机制,市中级法院跨域联合漳州中院、两地市场监管局成功调处多起涉鞋类外观设计纠纷,指导丰泽、晋江、石狮三地市场监管局联合在线集中调解,促成四个案件五方当事人达成涉鞋服外观专利纠纷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为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提供新途径、新思路。

      构建全链条服务生态,降低维权门槛

      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晋江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两大国家级平台服务效能持续提升,2024年以来,新增备案主体1301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备案的有效备案主体2793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0家、上市后备企业5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专利预审案件数量保持增长,2024年以来接收专利预审案件8512件,受理8445件、获得授权6613件,预审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的34.3%,带动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8.8%,有力支撑企业专利布局。2024年11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德化县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目前,泉州拥有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中心数量增至3家,居全省首位,形成覆盖智能制造、鞋服、陶瓷等重点产业的“一核(1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双擎(2个快速维权中心)、多点(32个工作站)” 保护新体系。

      三、强化执法司法协同,凝聚保护合力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议事协调。设置中共泉州市委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领导小组,2024年召开专题会议、调研座谈、协调研讨15次,逐步形成常态化议事机制,2024年省对市绩效知识产权保护成效位居全省第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就两高一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统一认识的通知》,就打击跨区域制售假犯罪案件司法管辖标准等达成一致认识,有力指导各地依法办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进一步从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活动。2025年,市市场监管局等四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推进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证据适用标准统一。二是建设泉州知创大厦。知创大厦位于华大街道城东社区通源街北侧,于2024年年底竣工验收,建筑面积23503.60㎡,共8层,2025年3月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整体搬迁入驻知创大厦。市政府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泉州知创大厦建设协调会,全面推进公、检、法、司、市场监管、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单位入驻,打造国内领先的知识产权服务“全门类、全链条、一站式”综合楼宇,实现知识产权服务“最多跑一地”,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

      下一步,我局将以落实提案内容为契机,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完善和运行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推进泉州知创大厦建设。推动知识产权展示馆、知识产权法庭、版权局等保护机构集中入驻知创大厦,建设泉州市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一体化保护中心,集中保护资源,实现“一窗受理、多端联动”,形成“创造—保护—运用—服务”生态链,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二是打造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一体化保护中心。依托市知源全域数字治理平台建设泉州市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一体化保护中心,设立统一受理窗口,开发案件协同管理系统,打通公安、法院、市场监管、版权数据接口,实现侵权线索“一源发现、多端响应”,打造“线索互移、标准统一、程序联动、资源集成”的一体化中枢,实现知识产权纠纷“一门式受理、全链条解决”。三是拓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网络。在“一个国家级中心,两个国家级快维中心”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基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设,从不同维度,为各个行业、领域、区域的企业、公众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

     

      领导署名:吴鹏森

      联 系 人:曾华莹

      联系电话:0595-22579136

      

     

    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