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佳节欢聚、共享美食是传统习俗。为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的节日,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现就双节期间餐饮食品安全作如下提示:
一、餐饮服务经营者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1. 严把原料采购关: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及原料,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来源清晰、可追溯。严禁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特别是严防过期、变质产品流入厨房。
2. 加强人员健康管理: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确保对从业人员进行每日健康监测,发现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需立即调离岗位。从业人员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并保持手部卫生。
3. 规范加工制作过程:加工烹饪过程做到生熟分开,冰箱贮存食品加膜加盖存放,避免食品受到交叉污染。烹饪食品的温度和时间应能保证食品安全,确保食品烧熟煮透。
4. 保持用餐场所环境卫生:定期对餐饮服务场所进行清洗和消毒,同时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用餐场所环境整洁,防止有害生物滋生,确保消费者的就餐体验。
5. 严格遵守留样制度:一次性集体聚餐人数超过100人或为重大活动供餐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做好食品留样,每品种留样不少于125克、冷藏保留不少于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6. 制止餐饮浪费:餐饮服务提供者要主动张贴或放置反食品浪费标签标识,做好“文明就餐”引导,严禁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提醒就餐人员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提供公勺公筷和打包服务,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二、广大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科学理性健康消费
1. 选择正规就餐单位:外出就餐或预订宴席时,请选择证照齐全、经营规范、环境整洁的餐饮单位。尽量避免光顾无证摊贩。
2. 注意查看食物状态:就餐时注意辨别食物颜色、味道是否异常,检查是否烧熟煮透。不食用感官性状异常、未烧熟煮透的菜肴,慎食生食海产品、冷荤凉菜、野生菌等高风险食品。
3. 践行文明节约用餐: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剩菜打包应妥善保存并尽快食用,再次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4. 居家烹饪注重安全:家庭自制食品时,同样要注意食材新鲜、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不购买、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和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5. 保留凭证依法维权:消费时注意索取并保留发票、小票等消费凭证。如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