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3·15” 食品安全检测曝光活动④ |清凉一夏,快来看看哪些冷冻饮品“凉凉”了
来源 :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4-08-15 12:51 浏览量: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人们自然少不了各式雪糕冰棍。近日,2024年1-7月份抽检曝光的大肠菌群超标“便便”冷冻饮品引发热议,广大市民青睐的雪糕冰棍瞬间不香了。本期流通领域“天天都是3·15”食品安全检测曝光活动推出夏季冷冻饮品食品安全专项抽检。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雪糕冰棍“凉凉”了!

 

食品安全专项抽检

  本期专项抽检以微生物指标、质量指标、食品添加剂为重点项目,重点检验大肠杆菌、菌落总数、甜味剂、食用色素、防腐剂、蛋白质含量等。截至2024年8月13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抽检商超、便利店、冷冻饮品批发店等销售的冷冻饮品共129批次。除未出检测报告的6批次外,其余123批次全部合格,涉及伊利、蒙牛、和路雪、福建龙旺、福建仙境、江西伊维尔、庐山新天源、开封淇乐多、江苏美伦、杭州天鹰、南京志力成、兰溪五丰、营口奥雪、大庆新汪汪、香港阿波罗等多个品牌。

  执法人员深入各商超、便利店、冷冻饮品批发店等场所进行抽样的同时,还检查商户是否具备经营资质,是否履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主体责任;查看各类冷冻饮品的生产日期等标志是否清晰、是否在保质期内等;冷冻冷藏设施设备温度控制是否合规;同时督促经营者做到明码标价、货签对位、标识醒目。

   

食品安全小贴士

  食用色素。雪糕绚丽的颜色主要来源于食用色素。食用色素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天然色素是从动物、植物、微生物材料中提取纯化得到的。常用的天然色素有胭脂虫红、叶绿素、姜黄素、胡萝卜素等。合成色素是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具有着色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如日落黄、诱惑红、柠檬黄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明确规定了各种色素允许的添加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因此,在标准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色素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因为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而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不同因素造成,如雪糕本身就容易滋生微生物、生产过程灭菌不彻底、仓储及运输不当、生产人员上完厕所不洗手等。

  冷冻饮品在生产及储存运输过程中要求全程冷链。如果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出现了温度反复升高和降低的情况,则可能导致冷冻饮品反复冻融。此种情况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当消费者购买到冷冻饮品后,发现包装出现破损、开裂、内容物形状改变,甚至出现本应在内层的夹心流到外层的现象。由于冷冻饮品多为高糖分高脂肪的食品,如果出现反复冻融的情况,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费者食用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有可能反复冻融过的冷冻饮品。

 

温馨提示

  消费者交易时,应保存好购物凭证。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