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808-3000-2021-00064
- 备注/文号:泉市监函〔2021〕159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1-07-26
纪世贤委员:
《关于加强泉州“十四五”品牌建设的提案》(第2021287号)由我单位会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十四五”品牌建设的调研分析工作和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深受启发。您在提案中阐述的具体问题和建议很有针对性、实用性,为我们开展品牌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我们高度重视这些意见建议,结合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继续贯彻落实加快关于质量提升和品牌带动的战略部署,安排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吸纳运用。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契机,突出城市品牌建设。2012年泉州市出台《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质量强市 推进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质量强市建设,深入推进以质取胜、品牌发展、技术标准三大战略。2013年,泉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加快创新转型推动长远发展的决定》,建设质量强市、品牌大市、创新城市作为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总体目标的主要内容写入《决定》。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城市,2016年市政府下发《关于提升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把《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纳入“泉州制造2025”三大攻坚行动之一。通过强化质量基础建设、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实施质量升级工程、提升质量品牌效益四项行动,加快推进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泉州制造业质量水平和品牌形象。全市涌现出了安踏、恒安、达利、匹克、特步、九牧王、利郎、劲霸、七匹狼等一大批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企业品牌的发展也带动了行业品牌、区域品牌的提升,泉州已拥有“中国鞋都”“中国纺织服装基地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工艺品之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中国建材之乡”“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藤铁工艺之乡”“中国瓷都”等10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和“世界藤铁工艺之都”“世界石雕之都”“世界陶瓷之都”等多个世界级区域品牌。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持续加大品牌培育,品牌价值不断显现
——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泉州市围绕传统优势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强商标品牌培育引导。广泛推行“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策略提示书、商标法律事务告知书”等“三书”制度,推动高知名度商标企业加强商标防御注册,指导龙头企业实施商标储备注册,帮助出口型企业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标注册与保护。目前,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55.5万件(其中2020年度新增11万多件,2021年第一季度新增4万多件),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每百户市场主体拥有注册商标47件(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118万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总量达1048件,驰名商标累计数量达159件,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坚持典型示范引路。开展市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树立质量标杆,弘扬质量先进,今年启动了第六届泉州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工作。2020年,市政府修订完善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政府质量奖评选管理的实施意见》(泉政文〔2012〕260号),降低了申报门槛,拓宽评选领域到服务业,奖励金额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进一步推进泉州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工作。目前全市已有19家品牌企业获泉州市政府质量奖,有1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4家企业获福建省政府质量奖。
——积极参与品牌价值评价。成立品牌评价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工作方案,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优秀企业、区域参与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在申报门槛逐年提高的情况下,泉州市连续多年上榜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彰显品牌工作积极成效。2021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在上海发布,泉州有19个品牌跻身5亿元榜单,11家企业在自主创新榜单中,多个品牌位居所在榜单的前列。其中恒安集团以品牌价值463.52亿元、品牌强度912的成绩排名企业品牌轻工类榜单第七。安溪铁观音荣膺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首,已连续6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二)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考核制度,增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主动对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自我声明,接受社会监督;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创新,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将“追求卓越绩效”和“企业首席质量官”两项内容纳入公益培训计划,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先后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20多期,参训人员近2000人次,全市已有800多名质量管理人员取得首席质量官任职资格培训证书。同时,广泛开展卓越绩效经验分享交流会和质量专家免费巡诊等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开展质量标杆经验学习交流活动,引导广大工业企业通过学习与对标,导入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工程技术,探索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支持专业机构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可靠性设计、风险分析等质量工程技术,增强企业质量管控、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城市品牌宣传,打造“海丝泉州”新形象
——加强新媒体营销,讲好泉州故事。构建了以泉州市文旅局官方新媒体为支撑的自媒体微营销矩阵,及时推送海丝文化旅游热点、亮点图文并茂的旅游资讯,利用微信微博加强与市民、游客、境外青少年、网络大V、旅游机构等之间的线上线下互动与联动,共同宣传海丝泉州。近几年来,举办了一系列面向全球网络达人、粉丝的活动,如:“做一回泉州人”“古城人居体验”微博双话题阅读量超2.7亿;《半城烟火半城仙》宣传片掀起网络热潮,在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泉州专场、2019全国两会·看福建等诸多重要主题推广活动中被使用传播,并荣获2019年度博鳌国际旅游奖“年度短视频创意榜”大奖;2020年以“第三届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为载体,与抖音合作开展“抖来泉州游”短视频营销,收获1000余个原创视频投稿,获得超1.1亿次播放量。2020年下半年新开设微信视频号,近半年创作发布150余条短视频,阅读量280多万,对接姚晨来泉拍摄福建旅游宣传片、《姐姐的爱乐之程》综艺节目(泉州站芒果TV网络播放6.1亿次、微博话题9.9亿次、抖音话题2.8亿次)、配合中央广播电视台网络微纪录片《视觉中国第四季——泉州》、央视网“百年百城”专题片拍摄制作,借助明星热点宣传泉州。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首都国际机场投放泉州城市文旅形象广告。
——借助平台,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连续几年,组织泉州文旅推介团赴北京、天津、苏州、嘉兴等客源地举办泉州文旅推介活动,现场除了邀请当地文旅业内人士、媒体记者、旅游达人外,还邀请当地的泉州商会代表及当地商会代表共同参与,借助商会平台,宣传推介泉州。每年组织参加境内外文旅专业展会10余场,多次获海峡旅博会、福建旅游生活展“最佳人气奖”“最佳组织奖”。参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闽粤赣十三市、浙皖闽赣国家生态协作区建设,推动线路串联、客源互送。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摩洛哥、德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国内诸多城市互动交流,借助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开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近年来,共组织数百个对外、对台港澳文化交流项目;木偶、梨园等多个剧目多次应邀参加全球、全国展演,进一步宣传泉州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泉州城市文化和旅游吸引力。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吸纳委员的建议,继续加大力度,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一是继续引导、支持泉州品牌建设。大力推动企业参评品牌价值评价,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引导企业提高商标品牌意识,走以质取胜、以品牌求发展的发展道路。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泉州各地结合产业优势,积极布局建设县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着力打造“1+N”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体系。着力打造泉州品牌,推动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大力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加快品牌国际化,加强品牌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升级,促进重点产业质量提升。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统筹推进质量发展规划制定、质量强市建设、质量品牌发展、质量基础建设,破除质量提升瓶颈,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产学研联合等形式开展质量技术攻关,加快标准提档升级,激发质量创新活力,推动企业完善和提升质量管理体系,以体系升级带动质量升级。推动企业积极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国家质量标杆企业等,树立标杆、弘扬先进。继续加快我市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深化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深化开展工业品牌培育,强化质量品牌工作合力,推动质量全民共治。
三是统筹融媒体宣传,为品牌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围绕我市中心大局和优势特色,协调省市县宣传部门和中央、省驻闽、驻泉媒体资源力量,精心组织经济宣传、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广泛宣传泉州品牌发展成就,宣传报道一批品牌建设先进典型。注重运用融媒体宣传方式,探索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联网传播手段,针对不同载体和受众,多采用微视频、动漫、图表、H5、VR等方式,努力实现差异化、精准化网络传播,讲好泉州品牌故事,进一步提升泉州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习借鉴其他地区运用新媒体宣传推介城市品牌的鲜活经验,加强与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以及文化旅游公司、网络大V等合作,精心策划主题推广活动,增强品牌发展意识,传播品牌发展理念,营造品牌发展环境。
四是推动文化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品牌价值。一方面,鼓励支持制造业龙头借助个性化文创、设计定制等形式,赋予“泉州制造”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另一方面,借力泉州实体经济优势及产品、渠道,增进文化输出能力,通过“泉州制造”营销泉州的城市品牌和文化形象。加快文化园区建设,指导推动各县(市、区)结合产业优势,大力培育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提升源和1916文化园区、领show天地、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惠安雕艺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把泉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五是拓展外宣渠道,放大品牌传播效应。用好用活泉州国际化传播矩阵,充分发挥以海外华文媒体“海上丝绸之路·泉州”专版、21家侨刊乡讯为主载体的报刊阵地,以魅力中国网络电视台(IPTV)、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台《中国泉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泉州多媒体节目制作中心为主渠道的广播电视阵地,以“泉州全球英文网”“泉州英文推特专页”“中国泉州”脸书账号、华人头条“海丝起点 多彩泉州”移动客户端专题为主平台的新媒体阵地作用,提升泉州品牌海外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同时,精心策划专题,组织海外媒体来泉采访采风,不断扩大泉州品牌对外宣传推介效益。
领导署名:江景灿
联 系 人:郑乙珊
联系电话:22589325
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7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