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供应链质量
助推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泉州市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联动实施质量、标准、品牌立市战略,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努力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转变、泉州速度向泉州质量转变、泉州产品向泉州品牌转变,探索出一条泉州特色的质量强市之路。
一、精心培育,树立供应链质量赋能标杆
一是供应链质量赋能实效显著
九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牧集团”)以供应商三年“陪跑”计划为蓝图,重塑供应链质量体系规划,制度化人才培养机制,开展滚动式供应商质量赋能。2022年实施了首轮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再造实践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共帮助100余家供应商从D级提升至C级,实现供应商端降本增效约1700万元,问题解决时效提升39.9%,辅导并认证25家供应商实验室;九牧端质量不良损失下降1100 万元;九牧内部 83名 SQE 通过岗位认证,培养 100 名供应商质量总监。
二是扶持培育树立标杆
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局联手,对九牧集团供应链质量赋能项目进行精心帮扶,总结提炼出工作亮点,推荐参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首席质量官典型案例。今年8月,九牧供应链质量再造项目从全国144个案例中脱颖而出,以全省唯一、全国第三的好成绩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首席质量官典型案例。并被推荐参加9月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质量大会及“质量之光”展览,进一步提升企业知名度。
三是迎接检查接受监督
11月2日,中央质量督察实地考核组到九牧集团检查,对供应链质量赋能的工作思路予以充分肯定,并对赋能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二、深入调研,提升供应链质量赋能品质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工作调研中发现,安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踏集团”)通过多品牌高标准对标的内驱和全价值链质量赋能的外协,已形成卓有成效的供应链质量赋能模型。2021年相比2018年羽绒服钻绒退残下降95.8%;累计完成供应链体系工程师认证156人次、质量经理 / 质量评审工程师 / QC认证1935人次、实验室认可247家、市场质量工程师认证202人次,覆盖100%正式合作供应商及销售终端;实现T1供应商产品开发准确率提升40%、T2供应商产品交付合格率提升12%、供应链质量异常分析处理提效70%、客诉处理效率提升400%;累计颁发创新奖项6830项,产业链创新实力明显提升。经宣传动员,安踏集团将其供应链质量赋能模型进行总结提升,形成一套以赋能供应链质量管理能力、赋能供应链技术创新能力、赋能市场端消费者质量服务能力为重点的“全价值链赋能项目”理论,提升了质量赋能的品质。
三、经验推广,扩大供应链质量赋能成效
一是全省观摩推广
今年7月,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到九牧集团开展供应链质量赋能现场观摩活动,参观学习九牧集团供应链质量赋能成效和经验,研究部署在全省开展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
二是制定培育计划推行“一县一培育”
泉州市以九牧集团和安踏集团作为市级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赋能工作,并突出辖区产业特色制定县级培育计划,举办工作推进培训,开展“一县一培育”,由九牧和安踏集团分享供应链质量赋能经验,赋能机构讲解赋能体系建设和辅导提升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在全市推广供应链质量赋能工作,将先进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模式向产业链延伸,实现上下游企业质量协调提升。
四、精心培育,树立供应链质量赋能标杆
一是探索建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的相关配套激励措施
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实现质量创新发展,引导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二是强化质量帮扶工作
在对产业链质量瓶颈分析基础上,聚焦产业链质量共性技术难题开展质量帮扶,强化“扶龙”行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小微企业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巡诊、质量技术帮扶等公益活动,为泉州制造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特种设备、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技术帮扶和科研项目。
三是优化升级企业质量管理模式
积极开展公益培训,宣传和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在小型企业推广标准化生产、现场5S管理、质量工具应用等现场管理工具,夯实检验和计量基础;在中型企业推行ISO9001、ISO14001、ISO45001等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创品牌;在大型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创新及保护管理、绿色低碳制造和精益生产模式。
四是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
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加大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服务支撑。鼓励质量技术标准或认证机构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成为质量赋能机构,帮助链上中小微企业诊断质量管理、技术改造方向,补齐质量、管理、标准化等发展短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