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泉州市工商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省、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部署,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被原国家工商总局通报表扬为“2017年度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广告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在查办利乐集团有关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案件中贡献突出,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记集体“三等功”;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表扬为“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化建设表现突出单位”。市工商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绩效优秀等次,在省工商局对各设区市工商(市场监管)局的绩效考评中列第一名。
(一)突出“放得活”,深入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
持续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9.9万多户,同比增长38.45%。其中,企业2.5万户,同比增长21.43%;个体工商户7.3万多户,同比增长45.93%;上半年全市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755户,同比增长38.53%,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已超74万户。
1.“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推进有力。一是主动与审改部门加强沟通和协同协作,以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试点单位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二是做好“多证合一”改革的推进与完善,在原先实行的“31证合一”基础上进行整合实现“35证合一”,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全市已有约23万户企业领取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2.率先实现企业以电子营业执照为介质全程电子化设立登记。作为省工商局全程电子化改革试点单位,启动第二阶段的登记便利化改革,与建设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申请人不仅可以在网上进行申请,而且可以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建行U盾(或广发银行U盾)、CA证书实现网上电子签名和签章,实现全流程网办。4月27日,办理了全省首家企业全程电子化设立登记申请,通过“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一趟不用跑”。开发区分局作为试点单位,近期可通过“手机终端”实现个体工商户智能化登记,成为全省首创。
3.积极构建政银政企对接合作平台,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全市各地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为企业办理工商注册事务提供便捷通道。泉港局、石狮局与相关银行合作、由各银行代办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设立登记等工商登记业务的咨询和办理,将工商注册登记服务柜台延伸到银行营业网点。鲤城分局、丰泽分局与移动公司合作加大年报申报宣传和引导。晋江局、台商投资区局梳理、落实“一趟不用跑”、 “最多跑一趟”事项清单,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
4.自主年报试点工作圆满完成。上半年全市系统通过建立年报领导负责和联络员制、年报督查和通报等长效工作机制,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强化引导,联合其他部门协调推进,创新手机微信年报方式,清理“僵尸”市场主体等举措,顺利完成了自主年报试点任务。我市企业年报率为88.8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35个百分点,全市排名前三的为泉港、德化、丰泽;个体工商户年报率为71.14%,比去年同期上升4.42个百分点,全市排名前三的为永春、台商区、泉港;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为88.75%,比去年同期上升2.98个百分点,台商区、鲤城和丰泽区均为100%。
(二)突出“管得严”,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提升执法效能
1.在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探索清单模式构建多元后续监管。推动市政府办印发了《泉州市推进商场超市行业随机联查综合监管工作方案》,探索清单式监管模式。一是制定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我局联合商务、物价、质监、食药监、消防部门梳理了33余部法律法规,确定跨部门抽查事项48项,既让监管部门职责一目了然,也便于随机抽取的执法人员快速掌握抽查要求。二是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清单,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行业自律自查。三是制定社会对标监督清单,按照“简明、实用、高效”原则,将涉及商场超市企业的常规、易见和易发违法违规行为整理汇编,通过泉州当地主要媒体公布跨部门抽查事项清单和投诉举报电话,推进社会共治,倒逼经营者诚信经营。通过清单式管理,实现“抽查一类企业、形成一套清单、规范一个行业”。
2.强化涉企信息归集与运用。建立泉州市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福建)建设工作联席制度,全市68个单位参与,共计670个市县部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福建)协同监管平台归集信息62万多条。实施信用分类差别化监管,发挥信用联合惩戒作用,全市285个部门根据其他部门公示的企业失信记录实施了联合惩戒,推动各级金融机构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进行异常标注)的市场主体列为审慎审查对象,对其在融资授信方面从严审核。
3.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的维权执法协作机制。一是联合检察院、法院、公安、工商联等部门以及阿里巴巴公司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六方协作机制,打造了“私权救济+公权保护+平台治理”的品牌维权新模式。新机制依托行政司法机关信息化业务系统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六方平台信息共享。同时,就快速维权运行程序的启动、监测取证、线索分流及处理、线上快速下架及信息删除等环节作了明确规定。机制建立后,已为泉州7家企业开通快速维权通道权限。二是建立“跨省市联合打击网络违法行为”稽查执法新模式。与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稽查总队签署《稽查执法合作备忘录》,在案件协查、电子证据相关技术支持、执法人员交流学习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泉州品牌企业构建异地便捷高效打假维权的新渠道。与陕西省工商局续签网络传销监测查处合作备忘录,协助陕西省工商局做好陕西省区域内网络传销具体行为监测及网络传销舆情监测分析。
4.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成效突出。全市系统上半年深入推进反不正当竞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网络传销、农资护农、合同违法等专项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上半年新增立案4700多件,期间办结案件4400多件,罚没800多万元,结案数和罚没款同比分别增长212%和35%。晋江局开展保护晋商品牌专项行动,协助阿一波、特步、贵人鸟、金冠、安踏等5家企业打假维权。泉港局将无证无照工作纳入网格化监管的范畴,主城区持照亮照率95%以上,2018年底全区持照亮照率将达到100%。永春局与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8个部门共建全市首个知识产权保护警示教育基地,成立全省首家市场监管旅游分局,将消费维权职能融入到旅游市场监管中。德化局构建了以县产权办、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基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示范窗口为基础的“一办一基地一中心一窗口”工作体系。
5.消费维权满意率不断提升。一是深化消费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依托12315热线及时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依托“泉州工商12315”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市场预警和消费警示信息,通过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纪念活动指导消费者提高消费维权能力。二是注重对行业企业经营者的消费教育,组织建材、装修等多个行业经营者开展讲座,对投诉量大的公共服务行业企业发布抄告通知书,有效地督促企业诚信自律、守法经营。三是按照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的工作要求,积极处理旅游类消费投诉,做好旅游类消费投诉及时流转和处置工作。上半年,全市各级12315机构共受理各类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案件49000多件,同比增加6.2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1300多万元,一次接通率94.72%,咨询回复率100%,诉求办结率98.65%,调解成功率82.19%。
(三)突出“服得好”,持续创新各项优质服务举措
1.持续深化商标战略实施。一是提请市政府修改完善《关于加强商标品牌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商标品牌建设的扶持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政策环境。二是充分发挥泉州商标受理窗口作用,积极引导相关市场主体加强商标注册和专用权质押。上半年窗口共办理商标注册申请400多件,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2件,涉及金额4亿多元。目前,全市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总额已超过20亿元,全市拥有有效注册商标27万件,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平均每万户市场主体拥有注册商标3700件。三是推进商标品牌国际化建设,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合法有效地运用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打造国际品牌。截止目前,全市共有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765件,约占全省的43.7%,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四是持续推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注册,全市上半年新增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目前全市地标总数共计30件。
2.持续推进网商虚拟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拓宽集群注册范围,入驻市场主体迅猛发展,仅今年来就增长近1.8万户,目前入驻市场主体2.8万户。丰泽分局在行政服务中心、泉秀工商所开设登记窗口方便电商企业注册;洛江分局采取园区派员入驻工商所方式,虚拟产业园洛江分园区入驻网商数同比增长813%。全市产业园的商务服务、运营服务、金融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信用服务等配套功能进一步健全,帮助入驻市场主体逐步成长,做大做强。
3.持续推进广告发展战略。联合丰泽区政府提请市政府出台扶持广告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以领SHOW天地国家级广告园区为核心载体,优化园区扶持政策;支持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园区产业凝聚力;发挥好园区管委会、运营商和入驻企业的作用,巩固深化福建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泉州园)“政府主导、园区主体、部门主推”的创建格局。同时发挥广告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广告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广告企业2400多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7.25%。
4.积极推进非公党建。一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系制度,重点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互联网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二是引导企业在章程中单列“党组织”章节,把党建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制度框架,强化党建工作保障。全市共有14000多家企业把党建情况写入企业章程。三是在非公党建工作中,推行网络(网格)片区管理,明确具体责任人员,有效延伸服务企业职能和党建工作“触角”,努力消除党建工作薄弱点。四是因地制宜创新共建联创方法,协同和指导非公企业组织开展党组织组建集中攻坚月、推进年等活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新格局。全市由工商部门牵头建立的个私经济党委1个、党支部18个、基层工商所党支部93个,管理非公经济组织党员3141名。
(四)突出“责任明”,持续强化党建锻造干事创业环境
1.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做到学习全覆盖;把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商业务职能有机结合,党组织生活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泉州晚报》《泉州机关党建网》等报道了我局的特色党建工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党组专题分析研究队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查摆存在问题(特别是“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细化整改措施,整改与立制并举。三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深入剖析个别干部违纪的典型案例,通过开展以案说案、以案说法、以案释纪等形式,增强干部防腐拒变的自觉性。四是规范领导干部述责述廉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六个一”工作机制,局领导与各科室、分局负责人签订2018年党风廉政责任状。五是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组及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责报告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内容,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
2.加强执法监督,推进法治建设。一是把好案件核审关,提高行政复议工作水平,对市局及四个分局2017年度的行政处罚案卷开展执法检查,实名实案通报。二是结合“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以案释法”活动,组织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活动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三是加强与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沟通协调,做好涉及著名商标制度、排除限制竞争和军民融合发展有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3.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强化履职保障。一是修改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二是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把组织指导群众性移风易俗活动的开展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志愿活动,与南安市东田镇开展结对帮扶和文化共建工作。三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根据工作任务需求和国家新法律法规的出台,及时组织各种培训,强化培训管理,确保培训实效。上半年举办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保密法》、互联网商务监管、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暨小个专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培训等多个培训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